商鋪動態當前位置:網站首頁?>?商鋪動態
COB封裝為何遲遲不能普及?
【高工LED專稿】近日,美國流明公司(LuminusDevices)、PhilipLumileds和科銳都發布了COB LED技術公告,主要集中于小型和大型LED封裝的流明輸出的提高。
科銳宣布推出一個2 3毫米的更明亮的L E D發光面(L E S)并為C XA家族新增了3 0毫米產品;Lumileds宣布其整個COB產品線性能有10%的漲幅;LuminusDevices攜其Xnova系列產品首次進入COB細分市場,開辟了一條服務于一般固態照明(SSL)應用的新路徑。
緊接著在10月30日,三星又推出了全新COB產品,可提供高達129LM/W光效,采用了緊湊的發光表面(LES),專為高效的室內及室外照明設計。
COB封裝一直以來都是LED行業內的搜索熱詞,其憑借著高光效、面光源、個性化設計等眾多優勢逐漸在LED封裝行業內搶占了一席之地,也逐漸受到下游應用領域的歡迎。
然而,就戶外照明而言,使用得最多的封裝器件依然是單顆大功率燈珠,而在戶內照明領域,COB光源依然難以與貼片類光源角逐。COB封裝為何遲遲不能普及?
性價比不高?
市場需求決定技術冷熱,酒釀得再香也需顧客買賬。當LED作為一個新興事物剛剛出現的時候,其高高在上,普通老百姓很難夠著,價格因素也便不會受到太多的關注。而如今LED照明逐漸走入千家萬戶,降價是大勢所趨,人們的關注點也便從LM/W轉向了LM/$,即照明成本的問題。
晶科電子(廣州)產品市場經理孫家鑫認為價格是COB封裝目前難以普及的主要原因。“目前COB的價格和中小功率器件沒有辦法比,COB要一塊多錢一W,3014等成熟的貼片光源比較便宜的也就1毛錢左右1顆,幾分錢的都有。”
晶臺光電總經理龔文也認為,室內照明以貼片類光源為主,其原因在于目前COB封裝還處在一個發展的階段,并且COB光源并沒有明顯的成本優勢。
“如果用COB光源,在封裝時如果有一顆燈珠壞掉,整個COB就會報廢,這就加大了成品的報廢率。”深圳市銳思技術有限公司研發部經理劉建林如是說。
當然,性價比看的是性能與價格的比值,不能單純地從價格方面來考慮。三星LED中國區總經理唐國慶認為,與貼片類光源相比,COB光源反而更具性價比優勢,“它會給下游應用廠商帶來便利,在加工方面比較方便,兩顆螺絲就可以敲定了。未來又是朝著自動化機械化的方向發展,COB光源更容易規?;a。”
福建萬邦光電工程部經理童慶峰則表示,使用COB光源并不會比貼片類光源貴。由于COB光源的光效更高、發光更加均勻,如若要達到同樣的亮度,用貼片類光源需做到10W,用COB光源做到7W即可,從而便達到了節能的效果。“而且COB光源在結構上也更靈活,綜合來看,COB光源反而更具有性價比。”
三雄極光市場部總監郭鈞則認為,COB光源與貼片類光源的比較要結合具體的應用場合與具體燈具的設計才有意義。“不能單純地去比價格。”
山西光宇技術總監許敏告訴記者,成本包含的因素很多,不能單從光源的部分考慮,它還包含整個燈具的系統設計。“比如路燈,用COB一個光源30W,一個透鏡就行了,而用單顆1W仿流明就需要30個光源、30個透鏡,而且還要考慮到鋁基板、散熱器等材料,如果要做到同樣的可靠性,綜合來看,COB光源更具有成本優勢。”
而就貼片類器件而言,許敏認為,單從光源系統來看,貼片類器件太便宜了,價格差異巨大。“國外和國內包括臺灣,從6毛做到3毛的都有,就看你選用誰家的光源,如果選擇較好的貼片類光源,那么光源的成本也是差不多的。”
高工LED研究院總監張宏標認為,價格因素當前并不是制約COB光源普及的最主要原因。“我認為是市場接受度的問題,不僅僅是因為價格,主要是原來的工藝已經成熟了、性價比也高,現在忽然換成COB光源大家不一定愿意去接受。”